请看到我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发布:2016-06-19
每天走进校园,看到孩子们高兴地说笑,安静地听课,教师们忙碌着各自的工作,作为校长,我的心就很充盈。其实教育并没有太多的复杂,只要大家都精心料理自己手头上一件件应该干的事情,都把眼睛投向周围人哪怕一点点值得欣赏的方面,教育便会豁然开朗,一些正能量就像无法控制的河水,尽情地朝它向往的地方流淌。
多数教师都想认真努力地做好教育工作,但在对教育本质的认知不清晰的情况下,又受到教育体制的制约,往往会将力气用错地方,也就没有教师的幸福感可言。我有时总是心疼这些教师,我相信他们也想成为可以启发学生的良师,但要如何做呢?他们需要向在身旁的典范那样,跟他们学习有用的经验,并能超越现实的限制,在自己的课堂中展现真善美;在自己所关怀的学生身上,凭借言传身教,尤其是注重身教的力量,把尊重视为神圣的行为,发现每一个孩子那潜在的优势。
晚上浏览博客,无意间发现了台北教育大学林士真女士的一篇文章,文章是林女士写给我一个朋友的,题目是《请看到我》,让我感动良久,说实话,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被感动了。现向大家呈现文中的两段文字:
一个星期日的午后,我漫步在北投街道上,这里是城市的边缘,缺乏关爱的街景有些凌乱,走过一处野草丛生的空地,凝神一看,野草中正开着像雪花般的白色花朵,真美!拿出相机拍下它们。路过的人有些讶异我的举动:有什么好拍的呢?太平凡了!的确,平凡的事物容易令人忽略,就像路边的小花小草,少有人为之驻足。但当我们用心凝神观看万物,就能看到他们原本的面貌,以及存在其本身的美好。
我们还记得小时候刚上学的心情吗?在有些害怕老师的权威下,内心深处躲藏着这样的渴望:“老师,看到我!”“喜欢我!”“认同我!”这样的心灵电波一直一直在发送着,直到现在,也会延续到未来。每个人都同样强烈,差别在于个人有没有自我察觉,在于有人被接纳,有人被忽略,然后生命故事的发展就不一样了。许多老师看待学生,只是看到表面,甚至以“标签”方式看学生,很少让每一个独特的灵魂进入他们的心,而缺乏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也只是形式。教育要能不一样,需要可以真正看到学生们的老师们。
在一次听课时,曾经发现有一个孩子在一堂课上连续举了八次手,最后两次甚至都站起来了,但遗憾的是,上课的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孩子。我注意到,这个孩子失望地不再举手了,他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的精彩展示。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下一节课还会不会再举手,他今后的人生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是不是还有勇气和力量举起自己的手啊。一个能带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尊重的教师,是孩子生命中的天使!
林女士文章最后一段这样说:现在各国都在做教育改革,但改革只是改变做法,不能因应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的是教育革命,也就是要脱离机械地训练学生的工业模式,转变为农业有机模式,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潜能,唯有因材施教,才是我们的未来。
“请看到我”,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智慧和策略啊!希望我们都要铭记自己的使命,把心紧紧贴在孩子们的心上,把全部心思用于去解读每一个孩子的故事,谨慎地呵护每一颗小小的心灵。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作者:李志欣
编辑:zouzhangmin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