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麦子深处是故乡

来源:《初中生之友》 发布:2016-09-27

导语:

故乡是一条河,流淌在记忆的深处;故乡是一片天空,擎起在头顶的上方;故乡是一汪泉,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无论走到哪里,故乡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它就像一根不会折断的线,永远牵引着我们。

   01

那时,离小满还有好几天,母亲就对我说,她打算过两天回趟老家。我知道母亲心里惦记什么。家里现在还种着一亩多地的麦子,而再过几天,就该到了麦收时节。对于亲手播撒的种子,母亲有理由惦记和牵挂。

住在我这里大半年了,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到附近的菜市场买点当天的蔬菜。对于买回来的那几样菜,母亲总会评点一番。比如,西红柿因缺少磷肥所以个头不大,黄瓜则因为浇水太少才显得不够粗壮。母亲经验老到地说,黄瓜喜水,最好隔两三天就浇一次水,那样才会长得粗壮。说到最后,母亲总不免叹息一声,喃喃自语,以后种菜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说这话时,母亲望着窗外,满眼的期盼。

我分明能感觉到,母亲的目光仿佛穿越了被钢筋水泥封锁的城市,再越过被现代人污染得不像样的灰暗的大地,轻轻地飘落在故乡那片麦地。

02

有几天,我发现母亲买菜回家的时间比平时晚了。待回到家里的时候,母亲显得很开心,快乐地在厨房里忙活。我问及母亲晚回来的原因,母亲只用眼睛剜了我一下,笑而不答。有一天,我决定尾随母亲看个究竟。

看到母亲所走的方向,我多少有些明白了。在那条土路的尽头有一个村子,村子的外围还有几块麦田没有被现代化所占据。不过,麦子在城市的污染中,长势缺少诚意,灰头土脸。半个月前我经过那里,发现了那片麦田,无意中说给母亲,想不到母亲竟记在心里。我看到,母亲站在那片麦田的旁边,佝偻着身子,微风将她的白发轻轻吹拂,母亲的神情在那一刻显得安详而满足。

站在母亲的身后,我百感交集。母亲劳累了一辈子,本该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却还要离开家乡照顾我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就在去年,父亲又突然离我们而去,对母亲的打击可想而知。现在,母亲远离了故乡,远离了她的麦田,远离了长眠在家门前的父亲,心里一定装满了乡愁,乡愁如纠缠不清的藤蔓,密密麻麻,难分难舍。

03

这时,我也仿佛感觉自己正伫立在家乡的麦田边,抬头仰望田头那棵苦楝树,枝繁叶茂。那棵苦楝树是母亲亲手种的,多少年过去了,它早已长成参天大树。曾记得,有个蒙蒙细雨的黄昏,我和母亲躲在树下避雨,看着碧绿的枝叶,夹杂着淡紫色的串串花絮,一股无名的忧伤不知为什么,涌上了我年轻的心头。

那天,风住了,雨停了,驮着夕阳的老牛,踏着隐约的犬吠朝村里走去。而我却愣愣地立在楝树下,任凭母亲怎样劝说,久久不愿离开。对了,楝树下有口水井,可如今已经干涸。想当年,那口井是全村人饮水的源泉,也曾滋润过这片麦田。那清凌凌的井水,曾摄取父母亲的愁容;那圆圆的井台上,曾刻印着岁月的沉重;还有那两只曾磨破我幼嫩双肩的木桶,又一次在我的内心深处停留。

(选自《青岛日报》2014年6月17日)

赏析:

母亲虽然离开了家,可麦子依旧是她的牵挂,甚至去城市一角去找自己的“老朋友”。远离了麦田,远离了父亲,母亲承受了怎样的情感变迁呀?这是“我”所无法感受到的。麦子深处是故乡,故乡是母亲的根,也是我们的根。走进麦田就走进了故乡,而母亲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来源:《初中生之友》
作者:姚秦川
编辑:zouzhangmin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