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爸妈小棉袄·家庭帮手我最棒——上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爱留守儿童·生活技能小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江西校外教育》编辑部 发布:2016-11-02
我是爸妈小棉袄·家庭帮手我最棒
——上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关爱留守儿童·生活技能小实践活动纪实
阴雨连绵了几日,终于待到了放晴。10月20日下午,带着明媚的阳光和心情,上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老师们带领镇小的37名留守儿童来到芳草地幼儿园开展生活技能小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旨在教会这批留守儿童一些生活的基本小技能,让他们在家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感恩心。
热热闹闹包饺子
操场一隅摆放着四张圆桌,桌上早早准备好了托盘、饺子皮和饺子馅。洗干净小手后,孩子们被分成了四组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饺子比赛。拿到饺子皮,有的小朋友放了大大的馅在饺子皮中,将皮合拢的时候,饺子肚子就裂开了,惹得大家忍俊不禁;有的小朋友气定神闲,像模像样,一看就知道在家有过包饺子的经历;还有的小朋友别出心裁,创新包法,包出了形状各异的饺子。喜乐融融的场面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老师们也饶有兴致地细心讲解着包饺子的步骤,还演示了花样饺子的包法。在老师们的指导下,队员们的互相协作下,很快每一桌的食物托盘里就摆满了孩子们形态各异的劳动成果。
半个小时后,一锅锅热气腾腾、香味喷喷的饺子就新鲜出炉了。 “吃饺子喽!”“这是我包的小兔子!”“好香啊!”“我还要一碗!”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孩子们特别地开心。沈杰小朋友说:“这个周末我就亲手包爱心饺子给爷爷奶奶吃,让他们开心一下!”听到孩子懂事感恩的话语,老师也欣慰地笑了。
包饺子活动在老师的组织下热热闹闹、井然有序。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满足,同时加强了团队协作的意识,培养了感恩之心。
健康讲座保平安
吃过饺子后,孩子们来到了活动室。今天,陈老师将为孩子们上一堂深入浅出的卫生保健课。陈老师首先告诉了小朋友们用眼护眼的小知识,提醒大家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读书写字时姿势要端正,不能躺着或者趴着看书,并且要讲卫生,不能用脏手去揉擦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到世界的美好。接下来还给孩子们演示了正确的洗手六步骤。孩子们学得可认真了,手掌对擦、手背互擦、大拇指转擦,连指甲缝都没忘记洗得干干净净的。有了这么全面的洗手法,再也不用担心不讲卫生闹肚子了。
小孩子都调皮爱闹,经常一不小心就碰伤割伤的。所以当陈老师拿出碘伏和绷带的时候,大家都不禁笑了。曾恬兮小朋友自告奋勇上来做示范。陈老师先给曾恬兮的“伤口”进行了消毒,然后抹上了软膏,打上了绷带,同时不忘提醒孩子们平时注意安全,避免危险打闹。赵梓涵小朋友也分享了他的“调皮”给他带来的“大麻烦”。由于下课和小伙伴们玩耍时不注意,他把胳膊给摔断了,打着石膏过了一个多月才好,给他的生活和学习都带来了非常多的不便,还受了这么多的痛苦。他很赞同陈老师的告诫,也强调了大家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接下来,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垃圾食品和健康食品分类、食品营养搭配等知识。大家时而点头,时而大笑,时而吐舌,还有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分享自己的经历。整堂卫生保健课带来了热闹非凡,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生活技能学和用
学完卫生小常识后,来到了生活小实践的环节。这一环节中,刘老师和李老师将教孩子们一些生活常用的技能。
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年迈,也不太注重细节,所以,很多孩子,尤其是女生,每天头发都是乱糟糟的,衣服也不太整洁,有的拉链坏了,有的扣子掉了,有的口袋破了。今天,我们的老师就将带领孩子们学会扎头发,叠衣服被子,缝扣子之类的生活小技能,既锻炼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又让他们能够帮助家庭照顾好弟弟妹妹,减轻爷爷奶奶的生活负担。
大家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们学习最基础的梳头发、扎辫子、钉纽扣、叠衣服和叠被子。黎松霖表示他在家从没有叠过被子和衣服,被子每天都是乱哄哄地堆在床上,衣服也都是胡乱地塞在衣柜里。今天和老师学会了如何叠之后,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仿佛自己立马成为了小大人,有责任感了。钉纽扣的小朋友们一个个也非常认真,穿针引线,一缝一纳,虽然针脚歪歪扭扭,但是却丝毫没有打消她们的热情,大家都从中感受到了自己动手的乐趣。
学完之后,大家分批来到了幼儿园小弟弟小妹妹们的寝室,帮助刚刚起床的弟弟妹妹们叠起了被子和扎起了头发。听着弟弟妹妹们奶声奶气的谢谢,大家既羞怯又兴奋,当哥哥姐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等到孩子们吃完了下午的点心后,小朋友们又给孩子们洗手洗脸,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一片其乐融融的氛围。这种照顾弱小的责任感让大家内心都瞬间强大起来,大家好像成了小小顶梁柱一样。
巧手制作七彩梦
童年是缤纷多彩的,童年是快乐无忧的,童年是创造出新的。
活动中心的老师们为孩子们准备的漂亮的手工花原材料刚一拿出来,孩子们就兴奋得大叫起来,大家都被这好玩又好看的手工制作深深地吸引住了。大家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老师的详解步骤,心里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制作独属于自己的那一盆花。刚刚在生活技能实践环节学会的缝补手艺此时派上了大用途。孩子们将粗毛线穿在针头上,小手翻飞地将花盆的底座和边沿缝合在一起。棕色的毡步很有立体感,缝好后,在里面塞上软蓬蓬的丝绵,一个漂亮的花盆便稳稳当当地立在了桌面上。接下来就是制作漂亮的花朵了。铁丝棒做成的花茎上插上了绿色的叶片,五颜六色的花瓣也被一片片的插在了花茎上,再用双面胶将花蕊黏在花瓣中间。动作快的小朋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开始帮助其他人制作了。有创意的小朋友互相交换花瓣的颜色,将花插成别具匠心的造型。格桑花、大丽菊、红玫瑰......在小朋友们的心灵手巧和互相协作下,一盆盆漂亮的花就成型了。大家都拿着自己的作品给老师看,笑脸熠熠发光,构成了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活动最后在中心教师为留守儿童们送上一份温暖的小礼物中圆满结束。这次的劳动实践让孩子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相信,这样的活动不仅仅给留守儿童传递了爱和温暖,更能培养他们自理和自力的能力,让他们学会感恩,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责任感。
上栗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来源:《江西校外教育》编辑部
作者:黄静芳 叶理洁
编辑:sunyijian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