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让语言张开想象的翅膀

来源:《小学生之友》 发布:2016-11-03

    有天傍晚,和刚读三年级的侄儿走在路上,一抬头就看见西边天空又红又圆的落日,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那落日就不见了。

    “你觉得刚才的落日像什么?它去哪里了?”我问侄儿。

    “像我家门前树上那只熟透了的红柿子,风跑过来使劲摇了一下,红柿子就落下来了。”侄儿说。

    “说得多好啊!”我高兴地向侄子竖起大拇指,“你的想象很生动,我仿佛已看见调皮的风跑过来摇柿子树的样子了,等一会回家,把你刚才看见的和说的话写进日记,好不好?”

    “好!”侄儿高兴地答应着。侄儿有一本小小的日记本,每天会在上面写一句或一段话。

侄儿的日记本是我送给他的,日记的封面上有一行字:让语言张开想象的翅膀。这行字也是我写下的,题赠给侄儿。

    想象是什么呢?我们看见一样东西,觉得它像另一样东西,这是想象;我们把没有生命的东西看做是有生命的、有思想和情感的,这是想象。

    想象并不是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当孩子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想象的能力,比如孩子在玩游戏时和布偶说话、给布偶讲故事,就是参与了想象的行为。

    想象就是创造。我们所读的那些童话,就是想象这座神奇的花园开出的花朵。

    想象能力虽说是人与生俱来的,不过这种能力要通过自觉的训练才能得以提升。写作便是训练和提升想象力的最好方法。

    《光精灵》是一篇运用了想象来表达的写景文章。在这篇文章里,由于自己的想象,光,这个抽象的事物便有了具体的形象,有了生命和灵性。

    “那光是长了脚的,一下一下地跳着。”我在开篇就以自己的想象将光拟人化了,这样的开篇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者读到这句话时也会在心里引起好奇:光怎么会有脚呢?

“它还有着翅膀,薄而透明;头上有着细细的、微卷的触角。”第二句也是通过想象对光做出描述。这样的描述是细致的,也是独特的。

    《光精灵》是一篇很短的文章,由于想象的运用,便使得这篇短文有了很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就像一个很有弹性的袋子,看起来很小,却能装下很多的东西。

    英国诗人休斯说:要去想象你所写的东西,看见它并且体验它。总之,想象会让我们看见和感受的世界变得更丰富、更立体。当我们把加入了想象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描写出来,我们写出的文章就会是形象的、生动的。当我们的语言具备了想象这双翅膀时,我们的表达也就会变得新颖独特,灵动而自由。

 

 

附:                      

                                光精灵

 

                                        项丽敏  

 

    那光是长了脚的,一下一下地跳着。

    它还有着翅膀,薄而透明;头上有着细细的、微卷的触角。

    长了翅膀的光、会跳跃的光、头上有触角的光——该叫它什么名字呢?就叫它光精灵吧。

它的颜色——当然是金色的。看它一眼,再闭上眼睛,那金色的光会张着翅膀扑闪——满世界都是。

    光精灵是从哪里飞来的呢?是不是很久以前就住在这里?哦,这调皮的、爱捉迷藏的小东西,从一根栏杆跳到另一根栏杆,像是故意引逗我,有时会停一停,等我靠近时,它的触角一晃,又跳到另一边去了。

    谁能捉到光呢?——它的翅膀那么轻盈。

    看,远处,湖面上有更多的光精灵在跳跃——它们是不是在湖里沐浴?

    此时的湖面绸缎一样光滑。

    白日的喧嚣停歇下来了,船靠在岸边,像一个疲倦的人坐在舒服的椅子上,微闭着眼,沉默着,任落日蔷薇色的手轻柔地抚摸着额头。

    有一只鹰从松林中飞出。被湖面的光蛊惑了一般,它徐徐地、径直地驰向湖面,钻入水底,很快又掠起翅膀,一群光精灵便快乐地驾在鹰的羽尖上了。

    这只鹰大概是光精灵的老朋友了吧,黄昏时分,它们彼此邀约着,共享余晖。湖面空阔宁谧,此时的世界一如最初时的本真、浑朴——是它们的。

    天空低悬,暮色四合,在湖里游戏了很久的光精灵们不知道什么时候飞走了,也许是被鹰带入山林了吧。

    或者变成萤火虫,飞到孩子们的梦里去了。(原载《天涯》)



来源:《小学生之友》
作者:项丽敏
编辑:xiongsuwei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