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不小气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发布:2016-06-19

课间操铃声响起,我来到教室门口整队。

上一节课刚下课,大部分孩子都自觉地往走廊里走,有些孩子还留在教室里磨蹭,和同学聊天。我温和地发出简单的指令:“请同学们赶快去排队。”这个时候不需要批评。其实很多时候教师都可以不批评学生,简单、明确地提出要求即可。孩子们知道这个时候应该尽快安静排队,所有对他的批评,道理他全知道。既然如此,不如不啰嗦,明确要求即可。

有两个女孩子面对着教室后面的黑板报站立着,大概被上一节课老师要求在面壁思过呢。我继续发布指令:“陈、方两个也请赶快去排队。”方是模范女生,陈是个淘气鬼,她们是同桌。

来到操场上,我站方旁边,想调查一下。问:“方,刚才课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她的眼泪哗哗直流:“上课时陈见我的笔漂亮,非抢着要。我不同意,就争执起来了。”我接过她的话:“我明白了,正在讲课的老师看到的现象就是你们两个在讲话,就罚你们面壁思过去了。站在老师的角度,看到学生不好好听课,且发生纠纷导致影响他人听课,老师为之生气,也没错。当然你有些委屈。但是请你别往心里去。”方释然,但依然落泪。我抱抱她,尽力安慰。

因为知道陈平时一贯的风格——简单点说,就是一个经常“兴风作浪”的家伙。我问方:“陈是否经常在上课时干扰你?”

她的回答令我心折:“还好。我已经决定原谅她了。因为我的笔太可爱了,所以她才会那么喜欢那支笔的。”听得我忍不住再抱抱她。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啊!她的心灵纯净美好如水晶,会自省,能容忍,更有一贯原谅他人之心。

走到陈身边,我对她说:“我告诉你方的话,你会不会羞愧?你连累她被老师批评,她却说已经原谅你了,还说因为实在是她的笔太好看了。”陈不出声,我看她略有愧意。

回到教室,我决定跟孩子们分享这件事对我的感触。我谈到了方,“方作为一个优秀学生,我估计她从未被老师罚着去面壁思过,我以为她一定很委屈,一定会很怨恨陈。没想到方这么大气地原谅了陈,她的心灵如水晶般纯净而美好。”然后我再组织孩子们看事件的本质:看到别人的好东西,我们怎么做才合适?

大家一致认为:要经过对方同意,才可以触摸别人的东西。

我继续问:“那么,如果今天你看见蒋同学的一个玩具非常有趣,你很想借过来玩一下。然而,蒋同学的爸爸妈妈叮嘱过:这个玩具很名贵,不可以给任何同学看。你会不会觉得她很小气?”

大家有些犹豫。

我直截了当说:“蒋同学有拒绝的权利!她更应该遵从爸爸妈妈的嘱咐。”

我再问:“面对蒋同学的拒绝,你会不会觉得她真不够朋友义气?”很多同学悄悄颔首。

我继续:“是不是好朋友,跟对方肯不肯借玩具给你,是两个概念。即使是朋友,对方也有权利拒绝你的要求。请大家明白这个概念。朋友拒绝你的要求,自然有他的理由。一个人因为朋友不满足他的要求,就指责对方小气,这才是真正的小家子气。我们要接受‘朋友是没有义务满足我们所有要求的’这个观念。”很多孩子很动容地听着。

田同学说:“上次,我带了一个东西到学校里来,我爸爸妈妈让我不能给同学的,所以我就不给同学。结果就有同学指责我小气。”

大家都笑了。

我问:“现在你们明白了,真正小家子气的人是谁?”孩子们都纷纷说:那个指责田同学小气的人。

当然,我也指出“凡事要低调”。我说:也友情提示一下,既然你带的东西,是不能够借给同学玩的,那么就不要故意拿出来高调炫耀。炫耀的结果可能会很“悲剧”。可能因为你不肯借给他人而被指责“小气”,也可能你的好东西因为人家触摸不到而被破坏甚至被拿走。

大家都回头对着沈同学做鬼脸。因为沈同学前几天带了一个全新的Iphone4,高调炫耀,最后不知道被谁用密码锁上了。但是,沈同学至少从今日起该知道自己其实也该承担一点点责任了吧?

在这个意味深长的鬼脸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领悟。

学会不小气。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作者:沈丽新
编辑:zouzhangmin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