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课程里走出“小诗星”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发布:2016-11-02


启航

为引导小学生撷取传统文化的精粹——经典古诗词,让经典古诗词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感受古诗词那醉人的芳香,获得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增加文学积淀,我在孩子们小学一年级时就开始了古诗词吟诵。

吟诵,能够让学生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我首先让学生们吟诵的是《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开学第二周,古诗词吟诵正式“启航”。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

“从今天开始,每节课前五分钟都看动画片好吗?”

“好!”

“接下来,我们来看动画片,读古诗。”

伴随着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汉乐府《江南》进入孩子们的视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看完视频,我带领孩子们开始吟诵,我读一句,孩子们读一句……每天语文课的前五分钟都是如此。一年后,学生们已能熟练吟诵75首古诗了。

只会吟诵还不够,还应会写(带拼音)。进入二年级,学生人手一本古诗积累本,一周最少抄两首。在班内设立“古诗天地”,学生抄写的古诗,一月一上墙,由学生投票评选出5名“小诗星”。

一年后,75首古诗全部抄写完毕,孩子们的古诗积累本多达四五本。课外或在家时,他们时不时地就能来上几句。春天,孩子们会吟起“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雪后,孩子们会大声放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看到孩子们乐此不疲,我对“诗词微课程”的研发更有信心了。

 

拓展

为配合“诗词微课程”,我还开展了多种活动,以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提升他们感悟古诗词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从一年级开始,诗词吟诵会每月举办一次。“春之韵诗词吟诵会”“送别诗集锦”“李白诗”等专题吟诵会,每次评选出“吟诵小诗星”,拍照留念。照片贴在班内墙报上,并发送给家长。许多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孩子们还在家里给家长当起了小老师。

“对诗赛”应运而生。比赛采取抢答的形式,谁答的多,谁就是本期“对诗王”;并选出诗词吟诵的优秀者,以不断充实学校古诗词吟诵的后备力量。

“诗词微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背能诵,我还鼓励孩子们深入地了解诗人、诗词的写作背景、历史典故等,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被孩子采撷了来。比如,刘浩男同学就给大家绘声绘色地讲述了“推敲”的故事;申继龙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给大家讲了“安史之乱”的故事。

孩子们喜欢讲故事,那何不让他们合作表演故事呢?在表演中,去揣摩人物心理,想象人物表情,还能深化其对故事寓意的理解,还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于是,两周一次的“诗词沙龙”也办起来了。

还有每月一次的“趣味诗词测试”,每学期两次的“诗词手抄报”活动,内容可以是古诗词鉴赏、诗人的经历、诗词中的历史典故等。

小学阶段,我还推出了“古诗词考级”(共设7级),孩子们每背诵十首古诗词,通过相应的默写考核,就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资格。

 

实践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孩子们人手一本唐诗、宋词,我又给孩子们下载了《中华古诗词100首》视频,让孩子们尽情遨游在古诗词的海洋里。

从四年级开始,我让学生尝试写诗。虽然他们在押韵、平仄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毕竟开始了尝试,在他们心里埋下了诗的种子。相信他们会越来越棒!

最令学生陶醉的,还数每学年一次的“诗词节”。这一天,教室里彩球飘飘、红花朵朵,家长们也来了,热闹非凡。

“猜猜看”,亲子组合猜作者、诗句。

“速记诗词名句”,孩子与家长比拼,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的名句多。

“古诗吟诵”,家长从《唐诗宋词三百首》中随意选出诗词,学生吟诵。

“对诗赛”,孩子一列,家长一列,一列说上句,另一列接下句。

“诗词书法大赛”,孩子、家长当场书写诗词,展示自己的书法水平。

“即兴赋诗”,根据眼前场景,当场作诗。

…………

看今朝,班上的“小诗星”一个接一个涌现,我感到无比欣慰。

时间飞逝,孩子们在浓郁的诗词文化氛围中走完了六年小学生涯,即将踏入中学阶段的学习,盼望他们再接再厉,将中华古诗词文化传承下去。

毕业前,每个孩子都给我写了一首诗——

申继龙:六年陪伴几多情,皆入诗词吟诵中。笑语欢声犹在耳,离别已是泪花生。

刘浩男:轻叩诗门引路人,学高身正化仙神。桃花潭水深千尺,怎比蒙师育我恩。

我也回赠给他们:

吟诵诗词经典承,六年铸就小诗星。遨游文海身心润,金榜题名告乃翁。

“诗词微课程”,打开了传统文化那扇精彩的窗,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吟诵,开心地书写。

为给孩子一个诗意盎然的快乐童年,我将继续前行。


来源:《教师博览》原创版
作者:韩洪升
编辑:wujingjing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