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素材的巧妙运用
来源:《作文?初中版》 发布:2016-06-30
“聪明”的驴
有只驴子驮着盐过河。它的脚一滑,跌倒在河水中,盐在水中都溶化了。它站起来时顿感轻松了许多,很高兴。后来,有一天,它驮着海绵过河,心想再跌倒下去,站起来时定会更轻松。于是,它故意摔了下去。它没想到海绵是吸水的,因此再也站不起来了,被淹死在河里。
【素材解读】
驴驮盐过河,不慎跌倒, 盐融化在水里,驴尝到了甜头。当它再驮海绵时,复制以往的经验,故意跌倒,结果海绵吸水,它被淹死在河里。看来,老经验不一定什么时候都好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猴子的模仿
一只水獭在河边来回地走动了几下,然后竖起身子发出几声尖叫后,跳下水快速地游到岸上,并迅速跑到一棵红果树下,叼起一颗掉在地上的红果游回到对岸。就在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只见对岸有一只猴子,就在刚才水獭徘徊的地方,来回走动了几回,然后也发出几声尖叫,便一下子跳进了河里。猴子模仿水獭跳下水,也是为了对岸的红果。由于猴子不会水,结果淹死了。这种现象在南美洲的森林里屡见不鲜。
【素材解读】
生活在水中的水獭,可以游到对岸,叼到果子,再游回来。生活在陆地的猴子也去模仿水獭,下场和驴一样。奇怪的是这还不是个别现象,南美洲森林里的猴子都以为自己是聪明的。
弟子画蛇添足
北宋有个著名画家叫孙知微。一次,成都的寿宁寺请他为寺院画一幅画。他画好草图后,忽然有人找他出去办事,临行时,他对弟子们说:“我要出去办事,这幅画还没着色,你们几个接着干吧!”孙知微离开寿宁寺后,弟子们正准备上色,忽然发现图中水星菩萨的侍从童子手里的水晶瓶是空的,感到非常奇怪。弟子童仁益说:“先生平时画瓶,总要在瓶中画一些花草,今天他急着出去办事,可能忘了把花画上了。我们把它添上吧!”大家一听,觉得有道理,都赞同他的意见,在水晶瓶中画了一束鲜花。过了几天,孙知微回来了,发现瓶里多了一束花,气得大声责问弟子:“这花是谁添上去的?为什么要添这一束花?”童仁益回答道:“是我添上去的,这样不比空着好看吗?”孙知微怒斥道:“简直是胡闹!你们这是弄巧成拙、画蛇添足呀!《道经》中说,这水晶瓶是菩萨用来镇妖的宝物,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花草。”
【素材解读】
画家孙知微的学生原本是好意,想替老师分担,在水晶瓶里画中画了一束鲜花。但水晶瓶菩萨用来镇妖的宝物,瓶中根本就没有什么花草,这就是事与愿违,弄巧成拙了。努力和效果有时就是这样南辕北辙。
来源:《作文?初中版》
作者:佚名
编辑:zhouhongbiao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