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时评选粹

来源:中学学科网 发布:2016-06-06

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时评选粹

新闻回顾

5月3日中午D5185动车,达州石桥八旬老人李某,准备到华西医院看病,因节后人多只买到达州到营山座位,后借座邻座。到南充后,被刚上车的年青貌美女大学生“请”起来,老人女儿恳请能否挤一挤,被拒。老人挽扶着往后走,后面两排年轻人同样充耳不闻。大约5分钟后,前面一中年男子将老人让到自己位置。老人女儿说:“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结果遭到美女反击,“坐自己位置错了吗?!”后感觉委屈的大学生流着泪给朋友打电话讲遭遇。                    (5月4日《华西都市报》)

===============================================================================================

网络调查

认为“不近人情”占2.2% 超九成网友认为不让座没错

5月3日,针对“拒和老人挤着坐遭指责”一事,华西都市报新浪官方微博发起了投票。该投票选项共4项,分别为:1、座位主人没有错,愿不愿挤着坐由他自己决定;2、座位主人有点不近人情;3、老人女儿不该那样说话,有点道德绑架;4、其他。截至4日18:15,共有2万网友参与投票。

投票结果显示,有12465名网友将票投给了第一个选项,认为“座位主人没有错,愿不愿挤着坐由他自己决定”,占投票总人数的54.8%;有510名网友将票投给了第二个选项,认为“座位主人有点不近人情”,占2.2%;认为“老人女儿不该那样说话,有点道德绑架”的网友有9515名,占41.8%;选择“其他”选项的网友有258名,占1.1%。

从第一、第三个选项来看,超过九成的网友认为座位主人不让座,没有过错。

观点碰撞

★观点1:这个女儿不孝

@薛好大:有些人要明白,这是你妈,不是全世界的妈。既然老人生病了,出行就要安排妥当,把自己的方便建立在别人的麻烦之上,这个女儿不孝。

@xxxx泡的菊花茶: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也思考了这样的问题。但我真不适合久站,所以我累我就不让了。

@马伯庸:买不到票是客观困难,但解决办法有很多。若子女真有孝心,上车前买个马扎才多少钱?找餐车加座才多少钱?或者主动提出赔偿两倍三倍票价给让座乘客也成。宁可让老人站着等别人发善心,也不愿自己用钱解决,我看这个女儿才是真不孝。

★观点2:道德不能代替法律

@紫光阁:只有认可道德不能代替法律,认可有座乘客可以理直气壮地不让座,才能凸显让座于老弱病残行为的道德价值。

@蓝贝海:不要随意道德绑架,既然带着八旬老人出门,就该想办法照顾周全,而不是去责怪别人。

★观点3:换个角度思考

@十八师妹:坐自己位置是没错,但是你忍心看着生病的老人家辛苦地站着看你吗?

@反腐动态A:不可否认,道德绑架的确存在于这个社会,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能丢了。如果那位患病的老人是你的母亲呢?

★应该给老人让座,座位主人有点不近人情

  @曌曌9113:没有错。错的是你自己没有同情心,没有更好的跟老人沟通。你也有老的时候。

  @桌子哇11:不关乎对错!尊老爱幼幼儿园就该学习,记住!

 @晏晏宴是空:看评论挺难过的,让座的确是美德而并不是法律规定。但是看图片老人真的已经很老了,她女儿是站在旁边说明也是没有座位的。

★座位主人没做错,老人女儿有点道德绑架

  @申勇浩:动车不是公交,公交你买了票未必有座,动车坐票可是要花坐票的钱买的啊,花钱买了坐票,让不让是自己的权利,不让无可指责。

  @雨_唤:简单的说,不强迫我让,我根据自己和对方实际情况,再决定让不让;但越强迫我让,我便越不让。

  @成吉S汗123:一般让座指的是公交或者地铁吧,现在铁路也要求让座了?

不少网友给评论“道德绑架”的网友挨着点了个ZAN。

  在大家激烈的讨论着该不该给老人让座的时候,以著名作家马伯庸为代表的网友,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买不到票是客观困难,但解决办法与很多。若子女真有孝心,上车前买个马扎才多少钱?找餐车加座才多少钱?或者主动提出赔偿两倍三倍票价给让座乘客也成。为了老人健康,愿意多付出代价,这是孝;宁可让老人站着等别人发善心,也不愿自己用钱解决,我看这个女儿才是真不孝。

@迎着风雨前行:做为子女,明知道买的是站票,心理应该有准备,既然没做好准备,那就摆明了你是想占别人便宜,至少得你所作所为已经表露了你的心理状态!不让不是错,礼让是一种美德,一心想着占便宜的人,你没资格指责别人!

 @Sam-37:想起很多年前坐火车的一段经历:一位先生带着年迈的老人从安庆到合肥去看病,由于害怕老人晕车且时间仓促,只买到了站票。上车后先生很有礼貌的问身边的人,说给你100块钱能给我的老母亲让个位吗?很多人蠢蠢欲动又不好意思,最后列车长带着他们去了卧铺车厢。想说的是:不一定要用道德绑架的方式。

在众多评论中,有一位网友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如果是我母亲,我首先应该去和女孩说,我能否花钱买您这张坐票。如果女孩不同意我再去找别人求助,想要获取权利,必须先补偿别人失去的权力。尽孝应该由自己尽力争取,而不是责怪别人没有施舍。

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不让座是本分,让是情分;让了,你可以夸我,不让,你不能骂我。坐自己的座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他人不能褫夺。对道德绑架这件事,你点睇?

 

人民日报民生观:不让座是我的权利吗

齐志明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应该回到权利产生的源头看。

  又出了“该不该让座”的新闻。一位老人坐动车到省城看病,买的不是全程票,半路上车这位坚持要按票坐,老人女儿很不满意,但座位主人认为,坐自己座位还有错吗?

  判断这个话题,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不让座是本分,让是情分;让了,你可以夸我,不让,你不能骂我。坐自己的座是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他人不能褫夺。

  不让座,真的是座位享用者不能褫夺的权利吗?

  座位享用权产生于分配规则,应该回到分配规则这个源头看。

  先看公交车情境。公交车的座位是一项面向大众分配的公共资源。为了通勤效率,它必须迅速分配;因为普惠特性,它还得平等地分配,不能搞价高者得。那么,“先来后到”成了最自然、最合理的尺子。但这把尺子比较偏向行动迅速、体力强健者,为了公平,需要加上对“老弱病残孕”群体照顾的权重。所以,尺子的全称是“先来后到+兼顾老弱”。所以,即便你先占了位子,并不意味着你就有满满的享用权利。故而,售票员大姐常对身边有老人的乘客喊:“小伙子,麻烦给老人让让座儿吧!”这不仅是道德呼吁,也包含着加权后的权利定位。

  然而,人们几乎见不到这样的场景:空姐走入头等舱某年轻人座位旁,“小伙子,经济舱有位老大爷坐得太挤,麻烦你换换座吧!”为什么?因为飞机和动车跟公交车不一样,尤其是头等舱和高铁座位,属于商务资源,分配遵循的是商品交换的原则。花了钱,享用权利是饱满的。

  当然,有饱满权利,也不一定往饱满里用。动车上,老人生龙活虎,对票入座谁也说不出什么;老人脸色苍白、病体沉重,这时候主动让渡一下自己的权利,更值得赞许。

  “该不该让座”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得区别具体情境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似乎可以形成如下共识:可以呼吁道德,但不能搞道德绑架。不能因为自己的“年龄优势”,就可以骂骂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强迫人让座;可以捍卫权利,但要厘清权利的边界,公交车座位享用权并不仅由“先到”法则产生,死不让座没有那么理直气壮。此外,只讲权利话语而任由冷漠滋生,也非社会之福。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05日 16 版)  

                        



来源:中学学科网
编辑:liutingbin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