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不是一张考卷那么大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2016-07-19

同学们,经过12年的教育马拉松赛跑,我们终于跑完了全程,不管成绩如何,坚持下来就是胜利。但是,世界不是只有一个跑道,还有更大的生命时空;人生也不是只有一张考卷,还有更多的考验。

  我们知道,特殊的国情造就特殊的教育,使得我们每个人从幼儿园、小学阶段开始,就奔向一个目标:大学。似乎大学就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考上大学就代表着成功。但现在,你们大多数人的目标已经达到,接下来要做什么?我知道许多同学的目标罗盘会失灵,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该做些什么。我也知道许多同学会空虚无聊,生命突然失去了动力,不想再读书,想补上欠缺的游戏和睡眠,这是功利教育的后遗症——在一个目标到达后,不知何去何从,只好放任自流。

  如何走出这种困境?这是12年基础教育之后每个毕业生必须面对的人生试卷,它在某种程度上比高考更有价值。

  其实,教室小天地,人生大课堂,高考不过是人生一个小目标,虽然不可忽视,但不是最终目标。在学校里,考试做题经常会有“标准答案”,而人生哪里有标准答案?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断出现问题,而没有什么“标准解决办法”。

  我想,各位同学利用这一阶段的时间,能不能研究一下中国的城市和大学?能不能关注一下南北地理人文的不同?能不能读几本“无用”而有趣的书?能不能去学个驾照?能不能帮父母做一顿饭、拖拖地、搞搞卫生?能不能见几个自己想见的人、走几处自己想去的地方?当然,也可以组织同学打几场篮球,看几场电影,逛几次书店,练练书法……别在无谓的期待和徒然的空虚中继续浪费青春……当被外界控制的生命真正归属于自己,我们能不能处理好与自我的关系,能不能把握好身体与精神的自由?

  需要明白的是:自由绝不是放任,它意味着责任,在一个人伦链条中,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道德。

  当高考分数出来之后,我们需要冷静面对,不管好坏都是无可改变的事实,与过去多次考试的成绩变化一样,在前的突然在后,在后的突然在前,这都是可能发生的,最后的成绩才来得最为残酷和真实。从长远看,人生的好坏不决定于考试分数,它有许多可能性,高考以后的岔路和意外还有很多,无论如何,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就是成绩不理想,也不用遗憾悔恨,毕竟森林之外还有参天大树,大学门外也有栋梁之材;在大学能学到什么,关键在于自己。世间的事,关键要想开,退一步也可能进两步,重新投入学习和再次冲刺高考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记得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说过:“一个人能不能成才,基本不决定于名师名校,不决定于学历和学位的高低,而是决定于你自己。”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能不能怀抱理想,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虽然在这个时代说“理想”似乎有些奢侈,但有理想的人与没有理想的人会活在不同的世界,生命质量会很不一样,最后取得的成就也会很不一样。

  人生,还是得放长远了看。学会用未来思考现在,也当学会用观念对抗观念。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杨林柯
编辑:dengyu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