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追忆父亲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2016-11-04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快四个年头了,闲暇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起他对我们的谆谆教导。他的品格就像一座雄伟的灯塔,永远指引着儿女们人生前行的道路。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对父亲的思念一次又一次在我心中沉淀。

    父亲是一个地道朴实的农民,解放前由于家庭贫困,直到十六七岁才有机会在农闲的时候上了四个月的私塾。父亲很聪明,短短几个月他就学会了打算盘,还认识了不少字,父亲的字写得很慢,而且歪歪扭扭。但那个年代在我们那一带,父亲已经算得上是一个能写能算的识字人了。

    解放后,父亲一直在我们那个三四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当队长、当会计,一年下来象征性地挣一些工分。父亲肩上的担子很重,除了要供养我们五个孩子,还要供养年迈的爷爷奶奶,当时年迈体弱的三爷爷也和我们一起生活。他从不畏惧生活中的困难,总是乐呵呵地操持着一家的生活。

    记得包产到户的第二年父亲当村长,乡政府要修一条通往镇里的公路,要求沿途的村民们出工出力,然后给一些布料作为补偿。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乡里的车把布料送到了我们家里,但已来不及给村民们分发了。那天家里只有父亲一人,晚饭后,父亲又被几个同龄人邀去打麻将,散了时已经是第二天天微微发亮。父亲和另外一个同路的村民走到我家门口的时候发现院子的栅栏敞开着,进屋里一看,布匹丢了!父亲走出去仔细查看着地面上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发现沿着两行依稀可见的脚印一直延伸到村东头的一户人家。父亲抬头看看那户人家破败的房子,扭头回家了,然后淡淡地对等他的村民说:“没找到。丢已经丢了,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父亲召集村民们开会,当场表示要按照供销社同样布匹的价钱分三年退赔给乡亲们。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钱,然而就这样,我们家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硬是把那一半的布钱给村民们补上了,但我们一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当时不去报案。过了很多年父亲再次提起这件事时,说他当时就知道是谁偷的了,可仔细一想,如果当时报了案,布匹是找到了,可那个后生还不得坐几年牢?本来他家里就穷,找个媳妇就很难,如果再坐上几年牢,名声也坏了,那他就彻底完了。听完这一席话,我和姐姐妹妹、姐夫们都面面相觑、肃然起敬。这是一种怎样的宽容与大爱呀!为此,父亲这些年独自忍受了多少责难和委屈啊!

    父亲是个标准的慢性子,遇事总是不慌不忙,而母亲的性子比较急,经常埋怨父亲,为此,两个人没少拌嘴。但父亲也有急的时候,我读初二那年,学校在距家三十里外的地方。当时得了一场重病,昏迷不醒,住进了乡里的卫生院。父亲半夜得知消息后,不到一个半小时就步行赶到了卫生院。在父亲的精心照料下,我终于康复出院了。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亲对我们子女就像一颗坚挺的树干,拼命地把根扎进贫瘠的大地,滋养着身上的每一根枝条的成长!父亲爱我们每一个儿女,但他从不娇惯我们。高一那年清明节刚过,树木微微泛青,冰雪还未完全消融。一天晚饭后,我一位同学的哥哥要我当向导,到我们村里买一些杨树椽子。由于走错了路,一直到夜里12点多钟才到了家。我敲开门叫起了刚刚入睡的父母,介绍了同学哥哥的来意。父亲慢悠悠地抽了一袋烟对同学的哥哥说:“村里几十户人家给你凑个三二百条椽子是没问题的。今天也晚了,等明天再说。你开车也累了,早点休息吧!”

    父亲转过身来,郑重地对我说:“今天天气也不冷,又是晴天,虽说没月亮,星星还是挺亮的。你十六七岁了,也是个男子汉了,高中的学习也挺紧,明天一早还要上课,你就连夜回学校吧,别误了明天的课。”我愣在那里,说实话,深更半夜我不敢一个人走那么远的路。但看到父亲那坚定的神情,只好胆怯地咬着牙踏上了返校的路,心里一肚子委屈。

    微弱星光下的原野到处影影绰绰,几个小时心惊胆战的夜路我好像走了一个世纪。黎明时分我终于回到了学校。这一夜给了我一生的启迪,这一夜父亲给我上了一节让我终生难忘的课,后来听母亲说那一夜父亲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朴实的农民,他的一生简单而平淡,他与邻为善、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亲爱的父亲,无论您离开我们多久,您永远是一本儿女们读不够的圣典!是儿女们心中永恒的丰碑!如果有来生,我们还愿意做您的儿女!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李润和
编辑:dengyu
整理发布:江教在线客户端
投稿邮箱:jjzxfw@163.com
商务合作:0791-88801172